- N +

2020年度提升商业环境行动计划 —— 山东版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及操作准则

2020年度提升商业环境行动计划 —— 山东版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及操作准则原标题:2020年度提升商业环境行动计划 —— 山东版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及操作准则

导读:

Intro...

山东省优化商业环境策略实施准则 山东省优化商业环境策略实施准则遵循着参照基准、聚焦问题、创新突破、开放改革的原则。本策略旨在执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深入推进优化商业环境创新突破行动,全力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商业环境。 一、实施准则具体内容 (一)参照基准。参照世界银行商业环境评价标准,参照国内先进理念和最佳实践,找出不足,明确方向,全力攻坚突破。 (二)聚焦问题。结合全国和全省商业环境评价,针对企业全生命周期遇到的难点、痛点、痛点问题,精准攻坚、精准发力,推动商业环境提升。 (三)创新突破。敢于向顽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充分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手段推动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实现“从追赶者到并行者再到领跑者”。 (四)开放改革。利用12345热线、政务服务“好差评”等渠道,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及时借鉴各地优化商业环境的经验做法。 二、重点任务 (一)全面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围绕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获得用水用气、登记财产、纳税、跨境贸易、办理破产等衡量企业全生命周期的8个一级指标,重点在“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增便利”等方面攻坚,力争在深化“一业一证”改革、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市政接入服务、推行“交房即办证”、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优化纳税服务、提高破产案件处置效率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二)全面提升企业投资贸易便利度和吸引力。围绕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执行合同、劳动力市场监管、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反映投资便利度和吸引力的6个一级指标,重点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绩效评价、**化解、权益保护等工作机制方面攻坚,力争在强化要素支持保障、健全多元**化解机制、优化就业服务、保障公平竞争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三)全面提升政府监管服务能力。围绕政务服务、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市场监管、包容普惠创新等反映政府监管与服务水平的4个一级指标,重点在提升服务能力、健全监管体系、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等方面攻坚,力争在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行“跨省通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科技创新、优化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四)全面清理规范各类涉企收费。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商会收费中的不合理和违规收费,10月底前公布清理结果。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探索降低总税收和缴费率,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动态调整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实行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做到定期更新、在线查询、清单之外无收费。建立健全违规收费投诉举报机制,发现问题严肃整改问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指标省级牵头部门省政府分管领导作为本指标“总指挥”,定期研究创新突破工作,督导改革任务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把优化商业环境创新突破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亲自协调,分管负责同志抓好调度落实。 (二)压实工作责任。省政府办公厅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及时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各指标牵头部门要切实发挥牵头作用,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培训指导,强化监督检查,统筹推进本领域的创新突破行动。各指标责任部门要按照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抓好工作落实。各市要参照本方案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和工作措施。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工作推进不力、政策落实不到位的严肃问责。 (三)强化督导考评。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定期调度通报。综合运用专家论证、第三方评估等多种方式对创新突破行动进行跟踪问效。将商业环境评价成绩纳入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对国评成绩进入全国前列的指标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和城市以及省评前三名的城市,进行加分奖励;对国评排名靠后的指标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城市以及省评后三名的城市进行减分、约谈;对有关部门和市自主创新的在全国领先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加分奖励,并在全省**推广。 (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卫生健康、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普遍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完善信用监管,推进“互联网+监管”,创新包容审慎监管,持续完善监管机制,使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 (五)加强宣传引导。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运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对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商业环境的政策解读,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接受社会监督,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法律依据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优化商业环境创新突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二、工作原则 (一)参照基准。参照世界银行商业环境评价标准,参照国内先进理念和最佳实践,找出不足,明确方向,全力攻坚突破。 (二)聚焦问题。结合全国和全省商业环境评价,针对企业全生命周期遇到的难点、痛点、痛点问题,精准攻坚、精准发力,推动商业环境提升。 (三)创新突破。敢于向顽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充分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手段推动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实现“从追赶者到并行者再到领跑者”。

(三)坚守创新突破。勇于对积习难改的问题实施手术,大胆突破利益僵化的障碍,广泛运用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推动制度创新、流程优化,达成“从追赶至并肩至领先”的飞跃。

(四)持续开放改革。充分利用12345热线、政务服务“好差评”等途径,广泛吸纳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及时吸取各地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经验。 优化营商环境涵盖四个层面: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 营商环境涵盖影响企业活动的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多方面,是一项涵盖经济社会改革和对外开放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 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招商引资的多少,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区域内的经营企业,最终对经济发展状况、财政收入、社会就业状况等产生重大影响。简而言之,包括影响企业活动的法律要素、政治要素、经济要素和社会要素等。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 一要激励东部地区、省会城市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先行先试,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非省会城市通过改革显著提升营商环境。 二要推广“一业一证”“一企一证”“证照联办”等创新措施,培育更多新市场主体,依照市场规则运作。 三要促进公平竞争,推进政府项目招投标市场化改革,规范中介服务,加大对信贷中增加企业融资成本“潜规则”的打击力度。 四要着力提高监管效能,既放开又管好,进一步增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行综合监管、联合执法,对涉及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等领域实现全面覆盖重点监管。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